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惑,既然SOHO店只卖给本地,那为什么不能叫做本地电商呢?
首先,如果我们说电商,那就要提到电商平台。大家都用过某宝,都知道,要在某宝上找东西是不会定位精准到方圆3公里这样的具体位置的,还有我们知道的二手APP,也同样没办法定位到身边。即使是在线地图,也只能搜到附近的实体店而已。SOHO店所基于的一个设想,就是:假如你想要的东西其实就在隔壁就能买到呢?比如我只想要买土鸡蛋,而不是去吃大餐,在所谓互联网无处不通达的情况下,对于我的附近谁有卖农村散养的土鸡蛋这件事却变得几乎无法下手。
所以,电商覆盖的是整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,而这个范围看似很大,实际上对于小本生意的你我来说就是大海捞针。任何品类下,别人搜索到你,需要花很长时间,假如你不花推广费,几乎不太可能找到你。
这当然在某些方面是利好消费端的,但既然每个人都是消费者的同时也是个生产者,就意味着好坏就是硬币的两面。现在大家都多少知道了,假如现在你想要做电商,不投广,不引流,成功概率微乎其微。
所以,我们在电商平台之外,需要重新假设独立站,这个独立站可以是长得很像电商,比如都有个人店铺、产品列表展示,都一样可以加入购物车,下单。没有平台,也就没有竞争。那么前期的推广当然需要自己在本地线下去各自发挥,让互联网真正回到技术支持的层面,线下为主,线上为辅。
其次再看看基于本地的外卖平台,互联网的大海茫茫的特点在这里稍微被“局限”了一下,但其他的问题凸显出来:比如对商家的抽佣,导致外卖平台的价格和线下实体店消费的价格偏贵……当然,在经济宽裕的时候,你可以说既然有别人为你送餐,多增加几块钱的服务费还是可以理解的。但当荷包收紧的时候呢?这就会把一部分消费不宽裕的人群排除在外。
目前,这些所谓“低价”的餐饮大都选择了摆摊这条门路,这已说明外卖平台并非他们可以入驻的去向。
SOHO店就是为这样一些投资少、规模小,又可以兼具创意的小生意设计的,没有平台的聚集,不用投流推广,操作简单,通过二维码就能曝光给本地人群,当然,这个创想还需要更多人参与、尝试、探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