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创业就是找风口、追红利,看到别人开奶茶店赚钱就加盟奶茶店,听说直播带货火就去搞直播。今天这篇文章来告诉你为什么这种跟着钱跑的创业模式,就像追着公交车跑的人,永远只能吃尾气。
大家这几年都不敢轻易创业了,不是天生就胆小,而是被现实狠狠教育过。那些开过奶茶店、搞过加盟的人,哪个不是砸进去几十万?结果一条街上五六家奶茶店,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,最后连本钱都收不回来。
前几年特别流行搞共享经济,有人借钱买了几十辆共享单车,结果平台倒了,车子全成了废铁,堆在旧仓库里。做实体店的光装修就花了二三十万,遇上疫情时,很多都是直接关门,转让都困难。
上面这些血淋淋的例子可能会让你觉醒过来:创业根本不是"投钱就能生钱"的买卖。选错行业、扩张太快、现金流断裂……一不小心一辈子的积蓄就打了水漂,甚至还负债累累。
所以是时候来重新定义“创业”到底是什么了。
一个需要时间去解答的证明题
创业的本质不是选择已有的现成答案,而是证明自己的判断,这个所谓的判断在初期往往被视作空想,甚至异想天开。
所以在初步的“证明期”,除了一点一滴为你的事业注入心力,还有很大一部分课题就是如何不让外界的各种反对声音干扰你。安内且攘外。
就像刚种下一颗种子时,谁都觉得它长不成大树。你要做的不仅是每天浇水施肥(调研市场、优化产品),更要学会屏蔽那些"这土太贫瘠""换个地方种吧"的劝阻声。真正的考验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,而是当家人质疑、朋友摇头时,你还能稳住心神,继续投入到你的美好构想,每天做一点,持之以恒让它变成现实。
就像种庄稼,春种秋收急不得。种水稻要等四季轮回,栽杨梅得熬四年才挂果,都是靠耐心和时间积累。现在很多人被炒股、医美、直播带货这些"暴利行业"吸引,以为能一夜暴富,甚至以暴富为成功的标杆。可能暴富的这些行业就像赌博,有人靠运气赚快钱,更多人血本无归——医美黑诊所随时被查封,直播间刷单造假坑商家,虚拟货币交易所卷款跑路天天发生。反倒是老老实实开餐馆、做手工艺品这些慢生意,虽然挣钱不快,但像老树扎根一样越做越稳当。
时间是最公平的裁判,速成的捷径往往正在奔往悬崖。
相信是创业者的超能力
福耀玻璃曹德旺说过:"成功必须自信,对谁都不信的人终将一事无成"。这话道破了创业的核心矛盾——当全世界都说你错的时候,怎么保持清醒?
这种相信倒也不是盲目乐观,而是像打井找水般的笃定。稻盛和夫在松风工业濒临倒闭时,其他同事纷纷跳槽,他却把实验室当家,最终研发出新型陶瓷技术。创业者要修炼的,正是这种"在黑暗中看见光"的视力。
如何判断自己究竟是“自信”还是“盲目”?,其实标准很简单,怎样确定你的创业点子不是空想,而是可以实现的理想这篇文章里总结了几条标准,都可以去看看。
新型创业者的生存法则
与不确定性共舞:
当你体验过未知的不确定性,你就会明白,危险当中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。就像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有的人已经很有钱了,明明可以坐在空调房里舒舒服服的享受美食,却还是要背着背包日晒雨淋的去喜马拉雅山冒险。
持续输出能量:
唐僧取经团队最值钱的是信念,不是孙悟空的金箍棒。创始人要持续输出能量。就像我们一面在做我们的产品:小飞页、SOHO店、小园素。一面又要写这一系列文章,因为这些文章就是一种输出,它是我们的产品背后所仰仗的信念根基。
接受慢即是快:
巴菲特99%财富在50岁后获得,创业同样需要"延迟满足"的定力。所有那些为了快速来钱的决策都会不知不觉中消耗你的未来。
记住,当你在无人区走出第一条路,就会成为那些后来者眼中的"上坡路"。而你现在也是正在把"不相信"炼成"不得不信"的魔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