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乎是被大家忽略的真相:内卷和创作其实是对立的两极,一件事越有个性化的“创作”,就越远离内卷。所以在决定离开内卷前,我们也许应该弄清究竟什么是创作。
内卷的本质是复制粘贴
内卷是一种无效努力,采用复制粘贴的方式比谁更高效快速,一味求速度、比低价,最后发现没有赢家。内卷的突破口不是躺平,而是加入个性化的创作。
创作的门槛比想象中低
传统认知里,只有诗人画家才算创作。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到处都能形成个人的创作印记。
比如聊天:有的人偶尔有天讲个笑话,大家不会认为有什么稀奇,假如有人聊天总能把现场都逗乐,大家都期待你的出现,而你总能现场临场发挥出各种意想不到的笑话,这时你就是一个脱口秀艺术家了。
创作无需专业认证,只要具备三个特质:
1.不可批量复制
你的作品可以被抄袭或模仿,也许外行看不出差异,但和你同频的人一定的能看懂,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你。
就像那个用AI画《伴心》的林晨,抄袭者能复制爱心图案,却复制不了他反复调试关键词、手动修改细节的用心,这也是法律都会保护的“原创痕迹”。
2.带着个人印记/风格
文字创作者们不靠文笔才华,而是用自己踩过的坑、遇到的人,真切的生活经历,让文字写下自己生活里的经验。人的悲喜都是相通的,这样也更容易与人产生连接。
3、保留不确定性
不确定性就是超越规矩和计划,产生意料之外的惊喜。做这件事本身带着一点小冒险,就像我画插画,提前会画好草图,但最终画出来结果如何就很难预料,画的过程带着未知,也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现在就开始找到你的创作起点,从一个视频号、一个SOHO店甚至一个公众号开始做起,从身边最简单的事做起,把创作当成和世界对话的方式。